9月4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研讨会(广州)在南沙举办。本次研讨会由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研究院(香港)、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广州南沙粤澳发展促进会、澳门科技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联合主办,并获得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局、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澳合作事务办公室、广州市南沙区工商业联合会、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辰星未来低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智能感知专业委员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的大力支持。
相聚南沙,齐话发展
民建联副主席及政策倡议委员会主席、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SCC 创办人兼荣誉会长、银紫荆星章 太平绅士葛珮帆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日前国家部委的一系列政策号召和行动部署,为低空经济的全面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特别是在全国各地全力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的当下,低空经济展现出商业新蓝海的诱人魅力,赋能全行业全链条的发展。对此,葛珮帆期待南沙早日建成全国首个全空间全要素无人体系超级示范应用场景可以无缝衔接到香港低空经济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从而全面助力香港多元经济的发展。
会上还进行了“澳声悦叙”品牌活动(第二期),以“低空畅想,智汇湾区”为主题,旨在借助深度对话的形式逐步探索出适用于南沙发展低空经济的新模式和新方案,同时也将南沙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的建设经验辐射更多地区。
在谈及未来行动计划时,林育钿表示要想富先修路,平台建设至关重要。每一种经济方式均有其特点,如何满足低空飞行器的运行需求、如何保障空中的通讯导航、监视、气象情报等一系列设施,皆是下一步要规划的总体目标,这就需要以场景需求为导向,以安全运行合理的“间隔”或者是合理的运行模式,来不断地满足其基本发展需求。
作为广州市唯一一家航空航天类科研院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尚祖铭分享了广天院在低空经济的一些经验做法,在组织结构上,广天院目前依托低空飞行器技术创新中心、低空经济融合创新中心、空天科技概念验证中心和无人机培训中心开展低空经济相关业务。在项目实施上,自2023年起,广天院部署了一系列飞行器应用示范项目,包括单人飞行背包,空中重载无人救护车、复合翼无人机、翼身融合无人机、前瞻布局倾转涵道eVTOL等低空飞行器项目,这些飞行器应用场景包括应急救援、海上搜寻、河涌巡检、应急通信、飞行表演等,不断探索出一条空天技术应用的新型融合发展道路。在创新平台上,广天院相继打造了4个平台,即低空飞行器试验风洞、飞行试验场、飞行演示指控指控中心、测试试验室。此外还通过全资子公司开展产业化工作,旨在吸引和培育低空飞行器、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相关制造企业在广天院及周边集聚。
在如何打造全空间无人体系的问题上,温明星以新加坡科学部署无人环卫车为例,介绍了新加坡通过3年的运行期,将整个单机的自动驾驶传感、技术到云控调度,远程遥控再到自动化充电、自动压缩进行阶段性部署;另外在无人机配合城市管理时需要考虑安全管理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去减少人员和能源的消耗,来促成提高整个城市的运营管理项目。
对于如何建立低空经济发展的风险保障体系这一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悉尼大学博士刘康杰认为,发展低空经济什么最关键?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但是,无论政府、企业还是终端消费者,无论富裕的海湾国家、美国、欧盟还是在中国的实践,最终的一个支点还是安全与保障。因此,刘康杰在广泛的调研基础上,针对低空经济现状提出,要建立低空经济的风险保障体系,包括政府层面、企业、社会三个层面,共同保证低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技术、人文与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
此外,为充分发挥和拢聚优势资源进行强强联动,在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黄靓,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国际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兰玉彬,澳门立法会议员马耀锋、澳门工商联会理事长欧家威的见证下,会上举行了重要签约仪式。北斗伏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广州南沙粤澳发展促进会和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分别签署战略性合作,以期在广州南沙开展和组织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eVTOL等无人系统的学术与产、研、投交流活动。